Our blog offers in-depth resources on men's sexual health,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most searched concerns like erectile dysfunction, premature ejaculation, penis enlargement, and the use of natural sex pills. We cover trending ingredients such as tongkat ali and cistanche, often included in herbal supplements for libido and erection support.

红参

红参是中药的一种,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红参是参的熟用品,有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红参是参的熟用品,其加工方法是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红参在蒸制过程中,因为热处理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份上发生变化。会生成水参及白参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红参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干燥后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红参较白参相比组织致密、坚固、储藏性良好。红参俱有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这些作用红参与白参没有严格的区别,但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参强于白参。久服红参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抑制肿瘤、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红参适合于老人、久病体虚者,红参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之特点,是阴盛阳虚者的首选补品,医药上治疗虚脱或强补多用红参。

红参 – 基本资料

红参片英文名:RADIX GINSENG RUBRA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ginseng C.A.Mey.的栽培品(习称圆参)经蒸制后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

炮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红参 – 性状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0cm,直径1~2cm。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有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带弯曲的须根或仅具须根残迹。根茎(芦头)长1~2cm,上有数个凹窝状茎痕(芦碗),有的带有1~2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丁})。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

红参 – 药理作用

1. 红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而大量时反而有抑制作用。能加强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并能增强机体对一切非特异性刺激的适应能力,能减少疲劳感(红参的根、茎、叶均能延长小白鼠游泳的持续时间)。

2. 红参对心肌及血管有直接作用,一般在小剂量时兴奋,大剂量时抑制。10%红参浸液1毫升/公斤给猫(或兔)灌胃,对心肌无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复温期间有相当程度的恢复。亦有抗过敏性休克及强心的作用。红参对大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3. 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 能使感染疟原虫的鸡免于急性死亡,且鸡的体重还逐渐增加。
  • 能抑制实验动物由于注射牛奶或疫苗所引起的发热反应。
  • 能增强人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
  • 狗在大量失血或窒息而处于垂危状态时,立即注射红参制剂,可使降至很低水平的血压稳固回升。
  • 能延长受锥虫感染的小鼠的存活时间。
  • 能抑制注射松节油或由于兔耳壳冻伤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 促进某些实验性损伤的愈合。
  • 有抗维生素B1、B2缺乏症的作用。
  • 能加速家兔实验性角膜溃疡的愈合作用。
  • 能减弱某些毒物(苯、四乙铅、三甲酚磷酸等)对机体的作用。

4. 对因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动物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除能自觉改善症状外,还有轻微的降血糖作用,并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

5. 能促进动物的性腺功能,小白鼠吃小量红参,能产生举尾现象。

6. 在适当剂量,对家兔也能增加体重,使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上升。

7. 刺激造血器官,有改善贫血的作用。

8. 长期服用小量,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即能亢进;剂量过大,则呈相反作用。

红参 – 功能主治

红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1. 《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2. 《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3. 《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 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4. 《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5. 《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6. 《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 泻,生津液。”
  7. 《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8. 《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9. 《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 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